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97节(1 / 2)





  虽然见了许多,但是要做还并不现实,“他们衣服的面料与我们不同,很多都买不到,”鲁盼儿特别观察了,“比如一种叫牛仔裤的,很厚实,简直像帆布一样厚,多半是蓝色的,用棕色的线缝纫;再比如他们穿夹克衫,没有扣子,要用金属拉链……”

  刘南就失望地说:“那我们岂不是什么也做不成了?”

  “有一种可以试试,”这个问题鲁盼儿自然想过,“很多外国人里面穿着格子衬衫,挺好看的。”

  “格子衣服?我们这里也有呀。”而且还多半是小孩子穿。

  “不是我们日常穿的样式,”鲁盼儿拿起笔勾出了形状,“你们看,是这样的,宽宽松松,很舒服的,现在穿在大衣里面,再暖和些就可以直接穿了。”

  “我要做一件!”刘南已经决定了。

  大家纷纷响应,鲁盼儿又告诉她们选什么样的布料最好,最后嘱咐,“你们买布时也替我带一块。”她自己也跃跃欲试呢。

  正说着,就听门外轰隆隆地响,刘南就问:“这是什么声音?”

  “像是拖拉机,”鲁盼儿不是很肯定,公社的拖拉机怎么开到自己家门前?推开门一看,就见田翠翠穿着红棉袄,头戴红围巾,正高高地坐在红色的拖拉机上,“哇!田翠翠,你竟然会开拖拉机了!”

  田翠翠停下拖拉机,跳下来笑了,“前段时间我出门就是去县里学开拖拉机、买拖拉机。”

  鲁盼儿回到红旗九队后去看过田翠翠,那时她不在家,现在才知道原来如此,“你好厉害呀!”

  “你不仅会开拖拉机,而且这台拖拉机还是你买的?”刘南吃惊地问。

  “对呀!”田翠翠笑着说:“我认识你,文工团的演员,还到我们生产队演出过。你是从襄平县来做衣服的吧?等鲁盼儿做好了我可以帮你们送到县城去,开着拖拉机很方便的。”

  “太好了,正好我们来一次很不容易。”最近哥哥特别忙,所以刘南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来的。

  “过几天我就去襄平县买种子和化肥,顺路就捎去了。”田翠翠这几年一直做着各种生意,特别擅长与人交往,很快就与大家熟识,听到大家要做格子衬衫,也请刘南帮忙买了布,送衣服的时候正好取来。

  刘南回去还要排练,交待好衣服的事儿也就走了。

  田翠翠陪着鲁盼儿送了客人,便笑着说:“你送来的指甲钳可真好,不愧是外国进口的东西。”

  “比起拖拉机,指甲钳又算什么?”鲁盼儿不盛佩服,“你真有魄力!”

  “这是最小的手扶拖拉机,”田翠翠伸出三根手指头比了比,“花了三千多块钱!”

  “可真贵呀!”鲁盼儿咝了一声,“比我家新买的房子还贵呢。”

  “我把这几年挣的钱都拿了出来,还在信用社贷了款。”不过田翠翠却满怀信心,“现在农村改革了,再没有人抓投机倒把。我正要借这个机会大干一场!现在我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店,除了油盐酱醋、锅碗瓢盆、针头线脑这些日常小东西以外,还代卖种子、化肥、农药……而且我买拖拉机机不只为了运货,也可以耕田。”

  “翠翠,你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!”鲁盼儿很佩服,“以后我们日常缺了什么,再不必去公社,到你家就能买来,方便多了。还有眼下才开始包产到户,许多人家都想着养牛耕田,你竟然买了拖拉机!”

  “郑干事说,我们国家迟早会实现农业现代化,耕牛已经落后于时代了。他特别支持我买拖拉机,这个手扶拖拉机就是他帮我选的,虽然小,但耕田、拉货样样都行!”

  田翠翠说的郑干事就是郑峰,鲁盼儿点点头,“他上大学学的就是农业专业,你听他的肯定没错。”

  “对,他不只懂得农机,还懂得种子、化肥、农药……”

  正说着话,生产队里许多社员都过来看热闹,田翠翠开着拖拉机,一路上早在九队引起了轰动,大家都有许多问题。

  田翠翠一点也不烦,笑着一一回答,又应大家的要求,开着拖拉机在带着几个社员们在九队里转了一圈。

  鲁盼儿见宋春妮也在人群中,便招手与她说话,“我打算请田翠翠帮忙用拖拉机犁地了,顺便在她家买种子、化肥和农药。你们家用不用?要是用的话现在就跟她约好,免得到时候人多排不上。”

  陈建国和宋春妮见鲁盼儿只要了旱田,便也同样要了山脚下五十亩旱田,放弃了水田。陈婶儿年纪大了,春妮要上课,建设和建立还太小,虽然有建国这个壮劳力,但是他大半时间都在外面打家具挣钱,没空儿伺弄水田,正与鲁盼儿家里情况相似。

  现在鲁盼儿请请田翠翠帮忙解决了犁地、种子、化肥等一连串的问题,顺便提醒宋春妮。

  如今陈家正是宋春妮当家,“这样可省了不少时间呢。”转身去找田翠翠商量,“我们家的田与鲁老师家,请你也帮我们买一样的东西,再加上春耕时犁地。——要多少钱?”

  田翠翠今天开着拖拉机来九队,除了来看鲁盼儿,自然也有宣传的意思,价格她早想好了,便一一说了,“乡里乡亲的,一定不会多算钱的。”

  宋春妮听了果然还不贵,比建国扔下木匠活儿回家种田要划算一些,两人马上约好了时间——拖拉机很快,上午给鲁盼儿家耕田,下午去陈家,正好两家的地靠在一起。

  又有几户人家原要买耕牛的,此时也动心了,养牛要用饲料的,倒不如请拖拉机犁地,又快又省事。

  而田翠翠家小卖店里出售的种子、化肥、农药也吸引了不少人,毕竟去襄平县里买,就算便宜些,也要出运费不是?

  九队富裕,人均田地也多,田翠翠不出意料地揽了好几份儿活,看看天色,坐上拖拉机笑着向九队的社员们挥手,“过些天我来给大家犁地,顺便把种子化肥农药都送来。”

  第159章 年轻得很

  包产到户后第一年春耕, 鲁盼儿种下五十亩田后给杨瑾写信,“清明节后下了一场小雨, 田翠翠就开着拖拉机来帮我耕田了。拖拉机突突地响着,不到半天时间,五十亩地就犁好了。我发现拖拉机犁田不只快,而且耕得特别深,对土地保墒特别有利。”

  “田犁好了,春耕最辛苦的活儿就完成了,接着的播种要轻松得多。我把梓嫣送到九奶奶家,带着梓恒下田。我在前面用锄头挖出坑, 他在后面数出三粒种子放进去,我们娘俩儿配合得特别好。”

  “听郑峰说, 只用拖拉机耕地,还不算是真正的农业现代化, 还有能自动犁地、播种的机器,田翠翠说如果有卖的,她一定第一个买。如果那样的话,种田可就容易多了。”

  “梓恒回了家, 天天在田野里跑, 很快乐, 不过还会时常想起幼儿园。我已经答应他, 到了暑假, 我们就去北京,那时候玉米已经间过苗, 锄过草,上过肥,田里没什么活儿了,而丰收丰美也放假了。”

  “明天我要带梓恒和梓嫣去舅舅家,他们已经在红星一队落了户,分了田,也盖了新房。听说红星一队是离省城最近的生产队,坐长途汽车很方便,田翠翠进货时会顺路把我和孩子们送到襄平县的长途汽车站。”

  “还有,我现在正按你帮我制定的学习计划复习,新买的练习题册做起来感觉还不难,我还托朱干事帮我留心,高考报名时给我捎个信……”

  第二天,鲁盼儿一早坐上田翠翠的拖拉机去了襄平县,在百货商店里买了些饼干、糖果,顺手将写好的信投进路边的邮筒,这样信能更快地送到杨瑾手里,然后才坐上了去省城的长途汽车。

  在红星一队下了车,鲁盼儿立即就看到了舅舅家。

  就在大马路一边,一排新建的红砖房前面立了一处牌子,上面写着“王记”两个大字,门前停着好几辆自行车。

  鲁盼儿走到门前,就见几个人说说笑笑从里面走了出来,“这衣服可真合身,王师傅手艺可真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