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徐州之战(33)(2 / 2)


这一仗虽然布置周密,可是对于敌情的判断不明导致最后进攻徐州操之过急,导致最后功亏一篑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。

也许,在得知袁军撤军之后就应该放弃继续进攻徐州的,继续观察整个战局,再次寻找战机才是最好的选择,可是那个时候,徐州城就在眼前,却是很容易被冲昏头脑,而且就算他们离开,可是他们离开丰县的消息,抵达徐州的消息也一定会被徐州发现,想撤容易,可再想偷袭徐州城就没那么简单了。

所以此刻,当高顺将这一战前前后后彻底过滤一遍之后,一切就显得这一次进攻徐州是那么的愚蠢,可是这些都是假设,而这世上并没有假设,就算有,如果因为袁军撤兵而放弃偷袭徐州,那时绝对又会有人说温侯优柔寡断,放弃了攻破徐州的绝佳时机,他们因为错失良机而彻底成为游魂野鬼,无处安身。

高顺长叹一声,原来,也许,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虚幻假象,其实他们的大事早已去了,从败退兖州时就已经去了,一直以来的苦苦支持其实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。

就像高顺所料想的那样,这一仗从一开始其实就是温侯在孤注一掷,一战能否起死回生同样也将跌入深渊,现在看来,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预估错了实力,在这一点上,温侯所能染指的势力,从桌面上来看,刘澜的实力无疑是最弱的那个,但是在一些看不见的比拼中,刘澜又是几大势力中的佼佼者,可是在刘澜腹背受敌之下,他们除了攻他,还有什么选择?

可以说这是最无奈的选择。

他们没得选。

最少在战争之初他们只有这么一个选择容他们去选。

如今撤兵的方向在他看来是死路一条,根本就逃不出敌军的追击,也根本就没有所谓安全的

地方。可是,对现在求生的士卒来说,他们眼前这条看似是生路的生路却是唯一的活路,只是这条生路,却是死路一条。

高顺心中无比痛苦,明知是死路却还要去走,就算最终走向死亡,却也只能去走,他们无路可走,他宁肯选择战死,对帐下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,高顺自问自己有能力控制他们,可是这个时候,他并没有,因为知晓结局,所以也就不在坚持,就现在这样,也许能拖更久的时间也说不准。

绝望反倒变成了希望,何其可笑。

但值得他高兴的一点,陷阵营虽兵败却没有如山倒。

也许这算是对多年来领兵的他最后也是最好的告慰了。

追击的关羽试图劝降,可是陷阵营的将士们表现出了他们的勇气,宁肯战死,也绝不投降,这更加让他欣慰。

可是为何看着他们一个个战死沙场,高顺却并没有觉得欣慰,反而变得越来越苦涩

徐州军的攻势一直在继续,陷阵营的士兵变得越来越少,已经开始有士兵卸甲,他们确实很累了,筋疲力尽,可是就算卸甲,难道就能逃脱徐州军的追击吗?

“呼~~!”

高顺长长吐了一口气,想要阻止,最后却还是放弃了,望着身边的陷阵营士兵,何其凄凉,八百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,此刻已不足三百人。

现在他就算想找发泄口都找不到,是谁让他变得损失惨重,又是谁让他的陷阵营变得如此狼狈?高顺咬牙切齿,如果开战之初,他能出其不意,也许这一仗会更好一些,想到此,高顺心中满是懊悔,觉得因为他的指挥失当造成了如此困局。

高顺再为此战失败拦责,这一仗他并非是失败的罪魁祸首,也绝不是陷阵营惨败的始作俑者,换做任何人,都不会再比他表现的更好,以八百当三千,还能始终掌握主动权,这样的成就,最少在吕布军中不会再有第二人,就算放在刘澜帐下,也不会有第二人。

若非是关羽来援,陷阵营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局面,若非是关羽来援,要撤的就是近卫军,就这样的战果来说,你能说高顺败了吗?

可是他却是真真实实的败了。

而且还是惨败!

高顺轻叹一声,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。

这一仗的失败,他考虑了所有的因素,但是有一点却是他不容忽视的,那就是徐州军的顽强,这一点不管换做是谁都是不容忽视的,若没有徐州城内的守军顽强防守,温侯早就攻破了徐州城,也就不会有后续这么多的麻烦,如果不是因为关羽攻势凌厉,也不会那么快攻破文远的防御,也就不会导致他现在的溃败,

正是这种种因素导致了最后的兵败徐州的局面,这一仗败得不冤,最少高顺心中就算再不爽,但也心服口服!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