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禅(1 / 2)

醋溜中文网 www.clzw.com,最快更新主角李常笑 !

宣昭十四年,六月。

陈留伯王陵率兵经义渠故道北上,与云中郡秦军同时出击。

两面大败匈奴右贤王的骑兵,匈奴骑兵向西北逃离。

王陵继续清扫残余的匈奴部族。

骑兵连营疾行,并未遭受匈奴的抵抗。

与此同时,宣昭帝至邹峄山,刻石颂秦功业。

宣昭十四年,七月。

宣昭帝抵达泰山。

由太祝依雍上帝之祀举行封禅礼。

这其中还发生了一段插曲。

宣昭帝本是让齐地的儒生主持祭礼,毕竟古礼一直是儒家最擅长,儒圣正是生于齐地。

奈何,齐地儒生商讨数日,却无法统一祭礼的章程。

消息传到宣昭帝处,他顿时觉得有些可笑,连封禅之礼都未能传承,如何指望他们再兴古礼。

当即大手一挥,黜退了那批儒生。

在太祝的主持下,“封”与“禅”先后进行。

封,秦人在泰山之上筑土为坛,是祭天帝,增泰山之高表功天下。

禅,秦人在泰山之下积聚土坛,是祭地神,增大地之厚报福广恩。

礼毕,宣昭帝手秉玉片,朗声玄诵。

乐官奏唱,香火升天。

值此时,深空彼岸忽有雷鸣奏响。

宣昭帝面色微蹙。

下方的李由却面带喜意,当即以头叩地。

“厚谢上恩,天佑大秦。”

他身后的官员纷纷效仿。

“厚谢上恩,天佑大秦。”

随后是各礼乐官员,再到驻守山下的一众士卒。

万人齐声,响彻云海。

见此,宣昭帝方才舒展了眉头。

缥缈山,缥缈剑宗。

李常笑忽然睁开眼,瞳孔中爆射精芒。

他的耳边好似有龙吟震寰,一身的内力随之增长。

一千六百年。

一千七百年。

……

足足到达两千年乃止。

他当即掐指,一根天机草落于他的掌心。

白光闪过,天机草立即化作了金色雾气,涌入眉心深处。

良久,李常笑眼底闪过一阵了然。

内力的增长,是两相齐下的结果。

其一是宣昭帝封禅,他这大秦靖王与有荣焉。

其二是王陵退匈奴,河南地重归神州,天地同庆。

想到这,李常笑忽然朝着屋外喊了句。

“德顺。”

话音刚落,放在留在屋外的德顺立刻躬着腰进屋。

“王爷有何吩咐。”

李常笑从怀中取出一小方玉盒,递过去。

“此乃玄霜秘药,可治刀尖之伤。你持本王腰牌,即日北上,将秘药与长枪交与陈留伯。”

说罢,他伸手一抓,院外的虎头湛金枪立刻拔地而起,落到他手中。

枪鸣回响,鎏金雕刻的猛虎栩栩如生,一看就是难得的神兵宝器。

德顺本还疑惑自家王爷打制兵器是为何,现在懂了,原来是留给姑爷的。

当即躬身领命,将玉盒收入怀中,提着虎头湛金枪离去。

德顺走后,李常笑起身走到院子。

院子正中有一座竹制秋千,旁边还砌了石桌和石墩。

桌上摆着根竹笛。

李常笑径直朝着秋千走去,身子向后一倒,靠在了上面。

那竹笛不知何时落在他的手中。

白龟正好从远处爬过来,一对眼睛炯炯有神的。

李常笑干脆将它直接抓到秋千上,摆在一边。

随后,秋千动了。

伴随着一曲笛声,悠扬而温和。

李常笑两目垂闭,淡淡的白光自他的体表升起,散发着亲和的气息。

笛声如丝片缕,像万色的线交而不乱,在清新的竹林飞舞,带着凉凉草香的风,又像是吸着淡淡的梅子。

不多时,林间的鸟雀闻声赶到。

它们停于秋千周围,眼里满是陶醉。

有画眉,雨燕,黄鹂之类的鸣禽,也不乏金雕,苍鹰,猎隼之类的猛禽。

李常笑还沉迷在曲调里,他的内力也在以一个缓慢的速度提升着。

白龟则瑟瑟发抖,小心翼翼地朝李常笑那靠拢。

一曲终了。

那些鸟雀还停留在原地,眼中似有不舍。

李常笑却已经收起竹笛,将白龟抱在怀里,摆摆手。

“明日再来罢。”

话音刚落,鸟雀们熟练地振翅飞去。

李常笑心底有些美,转身进了里屋。

他掰手指细数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