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七章 王庭大火(1 / 2)

醋溜中文网 www.clzw.com,最快更新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!

赐九锡仅过去两月,韩淮就以谋反的罪名夺去王爵,贬作汝阳侯,幽居京城侯府。

天汉元年,九月。

正是马肥之时。

匈奴单于再次兴兵南下。

这回,舒敖部族并未参加,而是以乌桓进犯为由推脱了。

实际上,他们正忙着捡拾收成。

今岁水草协调,加之采用了改良的耕作之法,全族的田地大获丰收。

李常笑轻轻捻起麦子,随后将族中的衡器取来,将每亩产的粮食放上去。

昔日宣昭帝统一度量衡,就连长城以北的匈奴部族也受了影响。

时至今日,哪怕前秦灭亡了,那批活跃边关的游商依旧记着宣昭帝的好,他们才是对度量衡变化感受最深刻的。

李常笑提起衡器,比对上面的刻度。

“一百零三市斤”

“八十八市斤”

“九十六市斤”

……

由于这是第一次收成,李常笑格外慎重。

当结果出来后,他还是喜悦了起来。

诚然,每亩不足百斤的收成,放在长城以南会被骂作“糙汉”,白瞎了田地。

可在匈奴这就能摇身一变成为“农神”,到底是风土的差异。

舒敖站在李常笑旁边,嘴巴笑得合不拢。

今岁收成的粮食若精打细算些,足以满足全族六成左右的粮食消耗。

这样一来,他们能够省出更多的钱帛,购置铜铁器武装部族,还能养活更多的族人。

想到这,舒敖心里对李先生更加佩服。

李常笑同样很满意,毕竟这是头一回,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。

时间短,这些粮食看不出什么。

可从长远来看,舒敖部族的崛起势不可挡。

李常笑还指望他们将“农耕”这种病毒传遍整个匈奴部族。

第二年。

亩产到了一百二十市斤斤。

第三年。

亩产到了一百三十市斤斤。

……

涨幅一直到第五年的一百五十市斤才停止,堪堪到达中原六成的水平。

在这之后,无论李常笑怎么改进,亩产再也提高不了,似乎是达到上限了。

李常笑知道,到这一步已是人力和地利极尽的结果。

某种意义上,是匈奴草原本身的限制使然。

天汉五年,十一月。

舒敖部族吞并了近郊的部族,再添设了两位当户,部族男女老少加起来已经破了五千之数。

作为部族的王者,舒敖的威望达到鼎盛。

为讨好李常笑,他从俘虏的汉民中,选了一位官人子女作为侧室。

李常笑微微颔首。

虽然他知道所谓的民族融合并不是血缘,可这毕竟是个好兆头。

如往年一般,巡视完田地,李常笑回到穹庐。

他的帐中摆着各种兽骨。

这些是李常笑近年在医术上的进步。

通过与邻近部族的医师交流,李常笑对匈奴的医术同样有所了解。

不同于中原的任何一种流派,匈奴医者偏向于“动物药材”,以家畜和走兽的肉医治疾病。

李常笑深感兴趣,朝着这个方向大步探究,倒也真的弄出了名堂,都是些食疗汤药。

“绵羊头肉汤”

“酸马奶干酪”

……

除去皮肉,就连兽骨研磨都具有药效,每到这时李常笑都会感慨造物的神奇。

为了熟练新上手的医术,他又做起了老本行替人看诊。

时日渐久,李兽医变成了李神医。

天汉六年,二月。

玉门城建立。

鲁王建这座城池专供往来的行商进行贸易。

沿途郡县,鲁王以王府的名义修建了驿站以供停歇,每一郡分设了南北都尉负责剿灭马贼。

靠着收取城费和关税,鲁王府赚的盆满钵满。

最重要的是,他只是名义上接受汉廷的册封,所以是不需要上交赋税的。

鲁王将金银分成了两部分,一部分用来训练士卒,另一部分用于修建“西北学府”,用于安置那些百家的贤者。

在学府中,秦人和胡人的后裔同吃同住,双方关系倒是和睦了不少。

鲁王深谙平衡之道的重要性。

他同时任用秦人和胡人,从始至终却在灌输“平等”的观念。

最初秦人内部对此有不小的异议,可都被鲁王镇压,他借此清洗了不少倚老卖老的官员。

一时间,以月氏为首的族群对鲁王忠心更甚。

鲁王趁此将各族首领嫡子召来,追随鲁王世子李孝瑜。

明眼人都清楚,鲁王是在为世子铺路。

毕竟鲁王也年近四旬,需得未雨绸缪。

天汉六年,五月。